一、项目背景
迎新工作是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直接影响新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及后续学习生活体验。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传统迎新模式已无法满足师生需求。为提升迎新工作信息化水平与服务质量,优化新生入学体验,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1.实现新生线上业务办理率显著提升,现场报到平均时间缩短半小时以上。
2.缓解报到现场拥堵情况,提升新生及家长对迎新工作的满意度。
3.构建迎新数据展示通报系统,实现信息精准传递与高效共享,便于各级管理人员掌握工作动态,提升管理与服务效能。
三、实施内容及责任部门
(一)“四提前”工作
1.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微信
工作内容:在新生入学须知、本科招生网和学校官网提示新生提前注册并进入企业微信平台,通过该平台向新生展示校园资讯推送、入学指南查询、线上缴费等线上服务功能,实现“线上办、随时办”,让新生提前熟悉学校服务流程,增强归属感。
责任部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负责企业微信平台搭建与维护、功能开发、数据录入)、招生办公室(负责在新生入学须知及招生网提示新生,提供新生数据)。
2.电子校园卡提前办理
工作内容:通过建立企业微信入口和开通融合支付,实现新生提前在线上完成初始密码修改和“人脸识别”信息录入。有效保障新生电子校园卡内资金安全,并实现餐厅人脸支付和各类门禁的人脸识别功能。
责任部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负责企业微信平台搭建与维护、功能开发、数据录入)、招生办公室(负责在新生入学须知及招生网提示新生,提供新生数据)。
3.手机号提前在企业微信运营商服务台线上办理
工作内容:与运营商合作,在企业微信中搭建服务入口,新生可提前在线完成手机号办理业务,减少报到现场办理流程,节省时间,减轻新生报到压力,缓解现场人流压力,提升报到效率。办理相关业务后,新生可在家访问学校内网资源,入学后可直接使用学校有线、无线网络。
责任部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负责服务入口搭建与系统对接、负责与运营商沟通合作事宜)。
(二)迎新数据展示通报工作
工作内容:构建迎新数据展示通报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采集、整理新生报到人数、各学院报到进度、各环节办理情况等数据,根据校领导、二级学院负责人、学工组长和辅导员不同角色需求,精准推送相关数据信息,以便各级人员及时掌握迎新工作动态,跟进未报到学生,提供精准服务。
责任部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负责系统构建、数据采集与整理、平台维护)、学生工作部(负责协调各学院数据需求及对接)、各二级学院(负责本学院报到数据的收集与反馈)。
四、时间安排
筹备阶段:7月1日至7月15日,完成系统开发、与运营商对接、宣传材料制作等工作。
宣传阶段:新生入学通知书发放后,通过多种渠道向新生介绍“四提前”业务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实施阶段:新生收到入学通知书后,新生开始办理“四提前”业务,迎新数据展示通报系统投入使用。
迎新阶段:新生报到入学,现场迎新工作开展,各部门协同保障系统运行及数据更新。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牵头,教务部、后勤保障部、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协作保障
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系统开发、测试、数据对接等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其他部门配合提供业务需求及数据。
(三)宣传保障
宣传部负责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向新生详细介绍“四提前”业务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新生知晓并顺利操作。
(四)技术保障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在迎新期间安排专人负责系统维护和数据保障工作,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迎新工作平稳运行。
六、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本方案,预计可实现新生线上业务办理率大幅提升,现场报到平均时间缩短半小时以上,有效缓解报到现场拥堵情况,提升新生及家长满意度。同时,迎新数据展示通报工作将实现信息精准传递与高效共享,助力各级管理人员科学决策,全面提升迎新工作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效能。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2025年7月3日